不应渐行渐远的鲁迅先生

admin 2017-6-2 3468

前一段时间参加一次培训,课题是《大先生与大小姐》,讲的鲁迅先生和张爱玲女士二人的文化生涯、作品风格等。这也许是这么多年来我参加的培训中听得最认真的一次了,甚至上学时都没有如此认真地听过一天的课程。记忆中渐行渐远的鲁迅先生,通过培训又一次回到我的记忆深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少时读鲁迅,晦涩的文辞和“诡异”的用笔曾经让我痛不欲生,而往往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著又都是考试重点,时不时课文最后还有“请背诵全文”的小字,简直就让人生不如死。亏得我小时候记忆力还不差,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任务,不会像其他同学一样落得个挨板子的下场。不过即使一字不落的背下全文,也只是死记硬背,对书中要表达的内涵一知半解,只能是默默地忍受着这份痛苦,心里祈祷着以后再也不要出现鲁迅的文章了。

  当下,中小学语文教材编撰者们开始以鲁迅先生的文章过于“深刻”为由,开始逐渐让先生的文章退出教材。我不知编撰者用意几何,也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但鲁迅先生的文章,就像一杯醇酒,初尝时也许刺鼻辣嗓、难以下咽,但细细品味后,却有着无穷的回味。也许现在的学生就如同当年的我一样,支持鲁迅先生的文章退出教材。但当他们真正走向社会后,就知道,原来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如此的意味深刻。

  瑕不掩瑜,鲁迅先生的一些缺点,不应该抹杀掉他在文坛上的造诣。他在离世前曾经说过:“一个都不饶恕”。也许只有这样性格的人,才会写出这样个性的文章来。我们不应该让鲁迅先生与我们渐行渐远。


从来如此,便对么?  ——鲁迅《狂人日记》

最新回复 [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