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类电影总是能够带给观众一种难以言说的震撼力——真实事件改编。因为有时候不需要虚构的想象与夸张的设计,真情与真实自会触动人心。比如我之前推荐给大家的《美国田园下的罪恶》《食人狂魔》《牧人与屠夫》,比如我今天要聊的这部——《地心营救》。 影片于今年三月在国内公映,口碑不错,但关注的人不多,算是引进片中比较冷门的一部。 原海报与中文海报首先要说的是,本片的中译名以及中文海报上“最强兄弟团,逃生大作战”这样的宣传语颇具误导性。如果事先没有了解,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部科幻动作片。而实际上,它是一部历史传记类的剧情片,改编自曾轰动世界的智利矿难——2010年8月5日,圣何塞铜矿发生坍塌事故,33名矿工被困在700米深的地下;随后政府介入展开救援,被困矿工积极自救;最终在事故发生69天后,所有人全部逃出生天。 10月13日晚最后一名被困矿工路易斯亚成功升井 (新华社图片)而以真实事件为依托,便决定了《地心营救》的某种特殊性。因为对于一般虚构类的灾难片来说,“身处险境中的人能否存活到最后”通常是这类电影中的一个重要悬念。但在本片中上述悬念不复存在,观众知道人最终是会获救的,知道获救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创作者也并没有在影片中刻意添加一些讽刺政府、考验人性的桥段——它更偏重于对事实的还原、对人物情感的捕捉,更像是一次对“人类生存奇迹”的深情回望。 由于是群像电影,涉及人物众多,且地下环境昏暗人的面孔难以辨认,所以电影并没有着急进入主线故事,而是先通过对矿区之外的日常生活图景的呈现来塑造人物。片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有——马丽奥,他不仅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在矿上颇有人缘;影片开始时,他为工友们组织了一场欢乐的趴体。 亚历克斯,他是个年轻热情的帅小伙,因为妻子怀有身孕马上就要生产,他的父亲屡次劝他不要再在上工作了,但因为其他工作赚得更少,亚历克斯一直不听。 卢乔,他是矿上的工头,也是专门负责安全的技术人员。 尤尼,他是矿上有名的“情圣”,妻子与情人经常为了他争风吃醋。 马马尼,是新来的玻利维亚人,也是矿上唯一的“外国人”。 格斯,在矿上已经干了46年,还有两周就要退休。 达里奥,他由自己的姐姐玛丽抚养长大,但姐弟之间的关系不太和睦。 电影在塑造这些人物时,始终保持着一种轻松的基调——配乐欢快,画面色彩艳丽,即便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你在这群矿工脸上找不到任何麻木悲伤或者自怨自艾的神情;就连马上就要下井干活的时候,大家还一直在为两周后就要退休的格斯鼓掌欢呼。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本片的优点之一,即它从始至终都没有以“俯视”的姿态把矿工视为“弱势群体”,它不靠“卖惨”来撩拨观众的情绪。而往往矿工们表现的越欢乐,观众们也越揪心,因为在上帝视角的我们知道,这注定是一场充满危险的旅程:在工人下井之前,经验老道的卢乔就告诉矿上的负责人说“山体结构有危险,应该先检查一下坡道” 但负责人毫不在意,先是轻描淡写地跟他说“没问题”,之后更是“警告”他——你的工作不是保证矿工的安全,而是保证每天可以挖出250吨的矿。 是的,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更在乎的永远是利益。而卢乔尽管预见到了危险,但为了保住工作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带领工人们下井。在矿工们进入地下的时候,导演设计了一个颇具隐喻味道的镜头——随着摄影机的持续后移,洞口渐行渐远,似乎就在预示着他们即将被长久的黑暗包围。 果然,工人们到达矿洞没多久,山体坍塌就突然发生。 一时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摇晃,接着,反应过来的众人跳上车准备逃跑。而由于坍塌是从上往下的,所以大家只好把车开到地下更深处的避难所。尽管一路上又经过了诸多惊险——车一边向前开,后面的岩石一边下落; 剧烈的摇晃中有人没第一时间跑上车; 但好在矿工们彼此互相帮助,最终,33名矿工全部抵达位于地下700米的避难所。当中有的人受了伤,但更严重的是,此时出去的路已经被一块巨大岩石完全封死。而因为企业本来就不在乎工人们的死活,所以所谓的应急设备其实只是装装样子——本该由避难处通往地面的逃生梯偷工减料只安装到一半; 对讲机根本没接电线,只是个摆设; 医药箱里也几乎一无所有。 也就是说,矿工们没有任何出去的办法,也找不到任何与外界联系的途径。他们能做的便只有等待,而毫无疑问这种一无所知的等待过程是对人的心理的极大挑战。正如片中所展现的,因为几天过去依然听不到任何救援的动静,有的人开始崩溃——他们都没装完逃生梯,你觉得他们会花钱营救我们么? 饥饿的人群开始争抢避难所内只够吃三天的食物。 毫无疑问,如果情况继续这样下去,他们很快就会饿死。这时,军人出身的达里奥站了出来。他先是强调了食物在等待救援中的重要性—— 之后更是慷概激昂地表达了对救援的信心——他们会行动起来的,他们不做,我们的家人也会做的;如果需要,他们会用手来挖。 这一番话打动了众人,达里奥因此被推选为管理食物的“领袖”。而另一方面,当镜头从矿洞移到地上,你会发现他说的那段关于家人的话确实没错。塌方发生后,数十名矿工家属连夜赶到了已经被企业封锁的事发现场。 其中玛丽面对保安的警告与威胁毫无惧色,声嘶力竭地发出质问——营救队在哪里? 实际上,事发后企业也不是没想过营救,只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而有能力的国家政府这一次也没有选择逃避,在智利矿业部长的一再建议下——总统同意由国家接手救援,不仅派出国内最有经验的工程师,也积极寻求其他国家的帮助。 于是电影接下来的故事便围绕着矿工、家属、政府三条彼此交织的线索展开。在国家指派的工程师到达现场后,对事故情况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而观众也对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堵住矿井出路的是一块70万吨的岩石; 而塌方还在继续,救援不能通过派人进入地下完成,只能从地表往下钻。不过由于避难所的位置太深,钻的过程很可能出现偏差,就算一切顺利也要八天。尽管所有人都不确定矿工是否活着,是否能活到八天后,但抱着1%的希望救援还是开始了。当看到重型器械在事发三天后被运到现场,已经在周围搭起帐篷的矿工家属热烈欢呼; 当听到钻孔的声响,地下的矿工们也燃起了希望; 在下来的几天里,他们按照达里奥的食物分配原则,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当感觉挺不过去的时候,就从家人和信仰中寻求慰藉。 就这样,预期的时间很快到了,矿工们听到钻孔声离自己越来越近。然而之前工程师担心的意外还是发生了——路径出现偏差,钻头与地下避难所擦肩而过。对此,失望的家属难以相信; 绝望的亚历克斯想到了自杀; 就连工程师都丧失了信心——避难所的食物只维持三天,而现在已经十几天过去了。 但真的就只能这样了吗?不,大家不甘心。在吃过仅剩的最后一顿饭之后,矿工中有人主动交出很早之前偷走的饼干——愿意与大家共同挺到最后一刻; 矿井旁的空地上,家属和赶来的支持者立起宗教雕像,彻夜祈祷; 而国家矿业部长,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新的解决办法。并且,随后在与玛丽偶然聊天的时候,他还真的受到启发想到了办法—— 即利用上一次失败的数据进行修正。 于是第二次救援行动开始了。此时地下的矿工们已经虚弱到无法站立,就连最坚强的达里奥也随着食物的缺乏陷入昏迷。直到接下来的一天,他突然被跌落脸上的水滴惊醒。 睁眼一看,发现面前的正是钻头以及终于透进来的阳光。 重新见到阳光的人们又一次看到希望,他们互相搀扶着来到钻头下——有的人狂笑,有的人泪流不止; 而正是通过这次钻通,矿工们不仅终于向外界传出了“一切安好”的消息; 让家属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也终于可以拿到外界运输而来的物资——食物、衣物、药品、通讯设备。 此时距离他们被困已经过去了17天,而实际上最难捱的也正是前17天。之后的日子里所有人衣食无忧,每天可以和家人视频通话,甚至成了智利人眼中的英雄。与此同时,更多的国家、更先进的设备开始投入到救援活动中。最终,在塌方发生69天后,被困的33人全部获救。走上地表的他们或与家人久久拥抱,或大声呼喊祖国的名字—— 而这场营救,也最终引发了一场全国式的狂欢。 概括来说,《地心营救》是一部很简单的片子。它没有什么奇观式特效,几乎全部都是实景拍摄;它虽然有彼此穿插的三条线索,但因为全部按照线性时间叙述理解起来毫无困难;而同时,片中传递的情感也很简单,就是家人之间那种可以支撑你永不放弃的爱,就是工友之间“不抛弃、不放弃”的兄弟之情,就是祖国对个体的关照,个体对祖国的热爱。 里面虽然也涉及到智利矿业的弊病、人性的贪婪,但在生命的奇迹与乐观主义情绪下似乎都被冲淡了。片中有一幕充分证明这一点——当食物耗尽,所有人精疲力尽,导演却突然插入了超现实的画面,画面中矿工们的家人们都出现了,并为他们带来各种美食。 所以本片与同类型的渲染悲观情绪的韩国电影《隧道》气质迥异:《隧道》借着一个虚构故事,发出怀疑与追问——人的价值何在?我们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放弃一个可能存活的生命?而《地心营救》则通过真实事件改编完成了对人性的讴歌与对国家、同胞的赞美。 换句话说,它是一部有利于输出国家良好的形象的主旋律电影。在我看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种主旋律电影与揭国家短的“韩国式自黑片”同样需要,就像人的成长同时离不开掌声与批评。而《地心营救》可以说就是一幅主旋律影片的范例——它没有一味强调“国”而忽略“人”轻视“人”,而是通过“爱人”的方式传递爱国的理念,让观众看到,祖国与个体之间并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相反,二者很多时候其实目标一致,利益趋同,休戚与共。 所以这样的主旋律其实并不让人反感,如果人物塑造成功,故事流畅,创作真诚,这样的电影一定能够触动观众,反之,却只会沦为索然无味的说教,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