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喜剧电影《录取通知》(Accepted) 电影评论

admin 2017-6-13 2571


转载自网络,不喜勿喷。
上大学,真的意味着成功吗?还是,现在的大学其实已经成了庸碌者的制造机?
这是美国喜剧电影《录取通知》(Accepted)想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这部2006年的电影用夸张的剧情和浮夸的歌舞讲了一个《歌舞青春》式的美国童话故事。影片不留情面地控诉美国高等教育被资本主义的量化标准和官僚主义所禁锢,成为了抹杀学生创造力和激情,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流水线。
 
主角巴特比特立独行,天马行空,与好友在一家传统名校的对面开了一家山寨野鸡大学,用激情回归教育本质,狠狠地扇了伪精英一耳光。
这是一部浓郁的励志电影,在法庭上,主角控诉教育体制的桥段,至今还有人在模仿。它看上去是有些幼稚的,但却有着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有点像我们在高三时做的白日梦。
高考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一张录取通知书牵动家长的心弦,也成了炫耀的资本;而那些落榜者,则会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这样的故事,其实在美国中产阶级社区里也正在发生。
 
影片的开头,我们的主角巴特比就面临无学可上的窘境。他的父母是典型美国的小中产阶级,对儿子上一所“真正的大学”有着无比的执念。
是啊,儿子的发小去了一所百年历史的名校,而他的同学有的去了普林斯顿,有的去了哈佛、耶鲁。他本该有个伟大前程,可巴特比却跟塞林格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霍尔顿一样,对教育体系不屑一顾,因而“自毁前程”。
与霍尔顿的古典嬉皮士不同,巴特比有着千禧一代的独特行事方式,他们不再靠打架、吸毒和逃学来与体制对抗,但从精神上,巴特比和霍尔顿是一致的:极端对人性尊重的人文主义。
在他们看来,高考和大学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机制,保障了社会流动,为社会培养未来的精英。巴特比却从自己的身上看到了这样的陈述在美国有多么虚伪。
 
他的发小施瑞德,祖孙三代都在本区域最好的哈蒙学院念书,施瑞德也被录取。而那些金发碧眼、脸庞俊俏,开着豪车满嘴传统的富二代,凭着网球打得好或是在学生会有不错的履历而高中名牌大学。
可是,他这样一个普通中下小职员阶层之子,没有富裕的家庭和悠久的传统背书,也没有丰富的履历和“爱好”,仍需靠着自身努力博一张通知书。
巴特比接着就发现,学校里痴痴傻傻的边缘人,压根就不会是美国大学考虑的对象。像巴特比这样的资质平平的人,就是那些努力一下可以考上“美国二本”州立大学,未来可能和父母一样做个朝九晚五的职员,可他偏偏不努力,大家都在叹息:这孩子,毁了。
电影中,巴特比面临着高中毕业无学可上的境地。父母大失所望,在这个看文凭的世界,儿子注定成为社会弃儿。
 
美女同学莫妮卡更是激起了巴特比对残酷社会现实的认知感。比起大学,一位漂亮妹子似乎更有说服力。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追妹子还要看出身?
巴特比暗恋许久的女神莫妮卡甚至都没邀请他参加名校录取生们的毕业派对。当莫妮卡回想起青梅竹马的巴特比,只能想到他修剪草坪的技术不错。
女神的男朋友,不会是这个没有考上大学的怪咖。对女神而言,跟自己念同所大学,家境优渥的霍伊特显然是个更优的选择。
父母的冷嘲热讽让巴特比无比厌烦,高三毕业之后的夏天漫长而炎热,是国产青春片最喜欢搞事的季节,巴特比决定也来搞点事——哦,当然不是乱搞、堕胎和互扇巴掌。
巴特比决定给自己建一所大学,用障眼法骗掉父母,换回耳根清净。
这所山寨自哈蒙学院的南哈蒙理工学院(South Harm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简称SHIT。
 
这句众所周知的粗口,原本是巴特比无心之间开的玩笑,却成为了对对门那家装模作样的大学的莫大讽刺。
巴特比在高中时“无恶不作”,但在人格上却有着极大魅力。对他人的尊重,对自由的追求,是他一呼百应的原因。他跟死党把哈蒙地区废弃的精神病院做了改装,病房改成宿舍,治疗室变成教室。
这是件挺神经病的事情,拍得也非常中二,不过这个隐喻却十分精妙。过度解读也罢,三三想到了读福柯时被精神病院支配的恐惧。巴特比做了一个神经病的事情,他却嘲讽了那些看似正常的人。
那些衣冠楚楚进入名校读书的公子哥们难道就幸福了吗?他们的日子更像被关进了一个永远出不来的精神病病房,这个社会四周墙壁都用软垫包好好以防止你触柱而亡,他们却认为那是富丽堂皇的贵族生活,规训从进入教育的牢笼已经开始。
 
巴特比请来了“疯子”舅舅当院长,用来蒙蔽家长。这位舅舅生性狷狂,但才学横溢,因为蔑视高等教育,这个老嬉皮士被哈蒙学院劝退,他活得潦倒,但过得异常开心,可谓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在与巴特比家长对话时,舅舅院长大发雷霆,痛批教育现状,把家长说得一愣一愣。但还好,舅舅毕竟通达人性,为了让巴特比自由,他在结尾加上了“我们的教育重视就业”,这让之前他的出口成脏成了个性十足,家长觉得,巴特比遇上了个好老师,又有激情,又懂得把孩子塑造出市场喜爱的产品,简直是神了。
然而,就业率毕竟是比个性重要的,往往就业率压倒一切。就业,代表着成功,这是当代社会的价值理念。
大学发迹于启蒙时代,那时候知识还没有和市场结合,大学的真谛在于发掘真理,完善人性,教育是浪漫而自由的事情。
可当代大学,在舅舅看来,不过是服务业,甚至可能是印刷业。一张毕业证书,就给了你生产力的背书。冷冰冰的数字取代了对真理的追求,大学教育走向堕落可谓是自然而然。
 
大学究竟是什么?好大学的标准是什么?
正牌哈蒙大学的校长认为,拒绝率是优质的保障——这背后的逻辑和就业率相似,当然也是一种懦夫行为:他们只敢招收那些看起来可以被塑造成产品的人。
所谓拒绝率,分数线便也是一种体现。现在,当我们说起某某大学的伟大,究竟是说,这个大学有某某教授,还是说这个大学分数线几何。
问题所在,就是当某个形而上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数字,取代了对真理追逐的实践。成为了大学的真正意义。
所以哈蒙大学要提升自己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努力,就只能是建一座古典的二校门,然后努力提高拒绝率了。不得不说,这样的大学是可笑而无耻的,正如那个山寨品的名字。
 
相比之下,SHIT的倒成了一个乌托邦。由于仿冒网站做得太过逼真,原来只是为了几个死党躲避家长而设立的野鸡大学,却成了loser们蜂拥而至的地方。巴特比不忍心抛弃这些被社会抛弃的人,毅然决定将这所山寨大学的命给续下去。
没有传统,故而可以大胆创造,SHIT的课程设置完全为了学生兴趣所设,且没有任何门槛,鼓励每个人挖掘自己的兴趣。在高中完全不知自己方向的迷茫废青,纷纷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并且像模像样地做出了东西。
那位看上去有些“智障”的胖子,成了大学里最受欢迎的糕点师;神神叨叨的退伍军人,在摇滚音乐里享受着乐趣;而被逼着考哈佛耶鲁的小女孩,在这里成为了瑜伽大师。他们做的事情完全出格,但他们很快乐很自由,在快乐中探寻真理,真的不难——毕竟,你看他们都成了不错的大人。
有一句话你很熟悉,大意是说,现在苦点,到大学就自由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话的吊诡之处。教育者一方面将高考塑造成崇高的仪式,仿佛大学就是人生成功的保证。
但另一方面,在骨子里,这些笃信标准化考试可以衡量个人能力的人却把大学塑造成一个“自由”的所在,而大学里的“自由”显然是他们所鄙夷的。自由意味着无序意味着低效,意味着享乐和放纵,但也伴随着天性的释放,甚至最呆板的教育者也不得不承认学生喜欢自由。
美国的大学和教育给美国人塑造了所谓的“自由”和“平等”,但他们却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们说的东西,他们自己也不信。
 
进入哈蒙大学,被迫加入“主流”的施瑞德,他活得开心吗?在兄弟会里,善良的他受尽精英的戏弄,除非他与loser斩断一切联系,划清界限。
口头上以兄弟情义、忠贞团结为口号的哈蒙大学兄弟会,内部却是男娼女盗,莫妮卡在一次聚会中也发现了霍伊特的不忠。在反思过去后,她参观了SHIT,发现了巴特比身上最吸引她的地方是对她真正的尊重。在被痛殴一番后,施瑞德也加入了巴特比的阵营。
然而,他们即将面对哈蒙学院的投诉:野鸡大学就在我们对面,为了维护教育的纯洁,我们要坚决封杀这种一看就不是正经大学的地方。
教育局决定,封校之前还是要开个听证会的。就算封,也得封个名正言顺,封个民主自由出来啊。但教育局领导没想到,自己在听证会上被巴特比这个年轻人说服。
 
当教育局用校舍、课程评定和教员数量这样的指标衡量SHIT,巴特比亦诚实承认,这所野鸡大学实在是野鸡。可当讨论到教育的实质时,巴特比的演讲却振奋了在场的所有SHIT人。
其实巴特比不过重新回到了常识:大学可以注重建制,可以注重传统,但别忘了,大学应当是激发创造力和激情的地方,大学应该是让人思想自由发展的地方。
当你想做一件事情,你为什么不能去做?教育,本来就只是教会能力,什么时候一定非要像现在这样坐在教室里呢?
教育变成现在这样,是因为现在这样最合理,也最省事儿。因为上位者喜欢秩序井然,但这样的秩序井然却在抹杀人性;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在美国反倒成了让人厌恶的非常态,这大概是美国教育百年积弊。
这部片子,反对现在的大学教育,但绝不是鼓吹“读书无用”。但“读书无用”,确实是当下的一种社会现象,只不过,“读书无用”是一种归因错误。巴特比不排斥读书,但把书读死了,读成了虚伪的理论,那可真是一种无用
 
有人为了没有考上大学而气馁,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玩完了。其实大可不必。进大学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不能保证你成才,现在的大学也存在种种问题,即使考上了大学,也需时刻警醒。学习是一种终生的事情,只要想学习,在哪里都可以。
关键是,要学习那些可以被实践的知识,并且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读书无用论者说:你看,比尔·盖茨、乔布斯,大学不也没毕业,煤老板,很多大字不识一个,不也照样活得很好。可盖茨跟煤老板毕竟不一样,“探索真知”的道路才是通往真正值得过的人生的不二法门。

最新回复 [0]
返回